90岁高龄的李嘉诚终于宣布退休!
把他的“千秋大业”传给了他的长子李泽钜
买下了半个英国的李嘉诚,我们之前介绍过:
如此精明的商人李嘉诚,在选择继承人方面想必也是非常慎重的。
那么,他为什么选择了看似平凡的长子李泽钜,而不是比他小两岁,素有“小超人”之称,风头一度盖过李嘉诚,看似更优秀的弟弟李泽楷?
很多人不禁费解,明明李泽楷的商业能力更强,为何却不选择他呢?
难道只是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度来的吗?
其实并不是…
1.公平的起点
李泽钜(左)出生于1964年,他的弟弟李泽楷(右)生于1966年。
两人年龄只相差两岁,可以算是同龄人。
两人都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哥哥学都土木工程,弟弟学的计算机,都算是工科男。
即便是进入到长江集团工作,也都是从同一个基层起跑线上开始。
就连创业的基金,李嘉诚也都不偏不倚。
可以说,作为父亲的李嘉诚并没有着重培养哪一个,而是给予儿子们绝对的公平起点,让他们自由发展。
2.投资眼光
1)弟弟李泽楷
1991年,年仅25岁的李泽楷就拿着父亲给的创业基金—4亿美元创立了StarTV,两年后他就以9.5亿美金卖给了传媒大亨默多克,这让初出茅庐的李泽楷名声大噪!他的风头一度盖过了父亲李嘉诚。
同年,他创立了盈科集团,在新加坡借壳上市,从此打入地产项目。
1998年3月,盈科集团与Intel组合Pacific Convergence Corporation(PCC)。10月,获选《时代》杂志全球三十大科技巨头。同年,凭借一个当时仍是纸上谈兵的“数码港”计划,李泽楷从香港政府手中免费取得一片64英亩土地,得到了香港信息技术园区─数码港的独家开发权,成为后来业界以科技包装地产的著名实例。
1999年5月4日,购买一间市值3亿多港元的空壳上市公司──“得信佳”,在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后,李泽楷将“数码港”发展权益无条件注入“得信佳”,并将“得信佳”更名为盈动数码动力,主营高科技业务,成功实现借壳上市。受到市场狂热追捧,使其摇身变为高科技概念股,市值达到600亿港元。
2000年2月初,受到新加坡电信收购香港电讯行动的启发,李泽楷有了把有线网络与因特网和互动电视融合起来的大胆计划。在短短的48小时内,靠出售盈科数码公司的股票筹集了整整10亿美元。接着他用这笔现金取得了130亿美元的贷款,最终在2000年8月17日科网股热潮时,李泽楷以杠杆式手法,与新加坡电信的争夺中入主当时的蓝筹股香港电讯。
2008年5月14日,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以私人名义,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人民币2000万元。
不得不说,数年之间,李泽楷空手套白狼,将市值千亿,年利润过百亿的企业收入自己的囊中。因为出色的经商才能,他被人称为“小超人”。
2)哥哥李泽钜
跟呼风唤雨的弟弟相比,李泽钜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商人。
他做人低调,更多是父亲或者弟弟的陪衬。
1985年,年仅21岁的他就正式加入长江集团从基层干起,被安排在当时长江实业在中环华人行的办公室上班,跟随父亲和叔父辈们学习经营之道。
1996年李泽钜负责分拆长江基建上市,获得超额认购25倍的功绩。
李泽钜在商业上日臻成熟。
自他2000年进入集团核心管理层后,长江集团从香港华资企业逐步转型为国际企业,资产和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多达30万人,海外业务占八成,香港地区业务只占16%。
其中,由他掌控的长江基建不断向欧洲拓展公用设施业务。
欧债危机后,扩张速度更是加快。由于天然气正在成为新的投资天堂,李泽钜以此为契机,开始加速扩张抄底欧洲,尤其对英国情有独钟。
反周期操作——在市场恐慌时买入,在市场繁荣时买出,在风暴眼中傲然独立。
2010年至2012年,长江基建共斥资270亿港元完成了对英国电网和供水网络两大业务的收购。
2013年李泽钜以77.53亿港元收购了英国天然气供应商WWU。
这是李泽钜继承父业后拍板做的第一笔大买卖,引起了市场极大关注。
英媒称李泽钜“几乎买下了英国”!
对英国情有独钟这一点,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李嘉诚的投资智慧。
基建项目的特点是工业化、标准化、风险低、收益稳定,精细管理要求低。
家大业大,稳中求胜,因此投资法制健全,市场成熟的英国是明智的选择。
相比李泽楷的“攻”,李嘉诚更青睐李泽钜的“守”。
3.个人生活
哥俩虽然都是李嘉诚的儿子,但哥哥和弟弟完全不同。
1)哥哥李泽钜
1993年,李泽钜与王俪桥(原名王富信)完婚,婚后育有三女一子。
王俪桥家境不错,父亲是一位纺织商人,经济状况和李家不能比。
1990年,王俪桥在温哥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工商管理,李泽钜当时在加拿大处理地产业务。
在一次烧烤聚会上,王俪桥与李泽钜邂逅,双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李泽钜返港后即对其展开追求。
王俪桥这样回忆:“我对李泽钜的第一个印象是他平易近人,人品不错,但我完全不知道他就是李嘉诚的儿子。”
婚后,王俪桥婚后一直专心相夫教子,非常贤淑,为人低调,与李泽钜十分恩爱。
知道太太钟情于音乐,李泽钜不时会陪太太听音乐会,一有空闲更会陪太太逛街购物。
2004年,李泽钜代表长江实业集团捐赠港币一亿元,用于建设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2008年5月2日,李泽钜在香港著名的青马大桥上,手持奥运火炬传递第25棒,担任奥运火炬手。
总得来说,李泽钜是一个稳重的好丈夫,好爸爸,低调的商人和慈善家。
2)弟弟李泽楷
跟成熟稳重的哥哥不同,李泽楷的形象完全是一个“花花公子”
1992年-1993年,他和斯坦福大学同窗密友,新加坡华人律师Margaret Chew相恋一年。
1994年,他和两年前访问过自己的日本NHK首席新闻主播真正加留奈相恋。当时,李泽楷的工作基地是新加坡,加留奈为了亲近爱郎,放弃了NHK的工作,转阵新加坡ABN。但两人的恋情最终还是在1998年宣告结束,这已经是李泽楷最长的一段恋情。
1995年,大律师沈智慧因与李泽楷同在方宁生开的舞蹈学院学舞而被香港媒体爆出绯闻。沈智慧出身法律世家。她的父亲是终审庭的已故大法官沈澄,母亲则是歇影女星白露明。
1999年,父母经营制衣厂的林慧仪与李泽楷结伴看戏,之后传出恋情,被誉为盈科之花的Karen林慧仪,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后,出任盈科市场经理。2000年,被踢爆与葡籍资深大法官李素兰出海度周末,传出两人拍拖。有香港记者发现李泽楷和葡籍女伴登上超豪华游艇共度假日。
2006年,李泽楷交上中英混血女友、法律专业毕业的罗爱欣,两人高调谈恋爱,还大方出席公开场合,不过最终还是因为李泽楷的不定性而分手。
2007年,出身贫寒的梁洛施搭上李泽楷,两年后为李家添丁。
梁洛施一举为李泽楷诞下儿子的梁洛施再接再厉,于2010年6月底在美国为李家再添一对双胞胎男婴。
即便如此,梁洛施依然没能嫁入豪门,2011年两人分手。
据媒体爆料,李家给梁洛施的分手费约有5亿港币,外加1栋豪宅,加上之前李泽楷大手笔赠送的2栋旧金山豪宅、股票、3.8亿元台币的加拿大堡垒、1.9亿元台币的现金和首饰,和李泽楷之前的女友们相比,梁洛施可谓是大赚特赚。
2015年,李泽楷被曝和留着齐刘海的“银行小花”出游,短短4个月内3度密会
半年后,他身边的女伴又换人了…
2017年4月19日,李泽楷开着保时捷现身中环,郭嘉文打扮休闲上车
如今,已经不再年轻,有了3个儿子的李泽楷依然没有想要安定下来的想法…
完完全全一个花花公子的形象…
4.性格差异
哥哥李泽钜曾经遭受过绑架。
绑架他的还不是一般人,而是臭名昭著的悍匪张子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儿子不受伤害,李嘉诚没有报警。


而当时32岁的李泽钜,在脱险第二天后便如常返回公司上班,丝毫不见慌乱。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李嘉诚愈发低调,明显对家人保护起来。李泽钜生了三女一男,除了大女儿公布名字为燕宁外,其余孩子名字一直保密至今。
李泽钜处乱不惊,低调行事,成熟稳重,也让李嘉诚青睐有加。
2)弟弟李泽楷
李嘉诚和李泽楷是完全不同的性格,前者谨慎,保守,踏实,后者大胆,开放,冒进,因而两个人在生意上常常意见相左,造成过多的恩怨。
李嘉诚希望子承父业,而李泽楷希望自立门户,李嘉诚经商稳扎稳打,谋定而动,李泽楷则是标新立异,喜新厌旧。
生活方面,李嘉诚恪守本分,行事低调,而李泽楷却绯闻不断,一掷千金。
后来李泽楷接受采访时承认,当年他选择独立门户时,父亲曾以和黄行政总裁的职位挽留他,但被他拒绝。
他誓言自己要在事业上超过父兄。此事也令李嘉诚感慨万千,经常对外人说自己对这儿子束手无策,“他14岁的时候我就管不了他了!”
即便如此,父母爱子的心并没有变过。
1994年,李泽楷在没有任何物质抵押的情况下,短短4天就能从4家银行贷款出百亿美元的贷款,与其说是李泽楷创造神话,不如说是贷款方处于对李嘉诚的信任。
2001年,李泽楷的盈科股价下跌,从半年前的18元跌到3.9元,李嘉诚二话不说,出手相救,几小时后就传出股价止跌回扬的消息。
房产圈的结尾提示:
2012 年,李泽钜正式掌控市值逾8500 亿港元的产业,账面身家资产超过李嘉诚。此后,在李泽钜的主导下,李家先后大规模收购和入股英国的天然气、电网和水务等基础民生领域。
他有远见,重纪律,行事低调,成熟稳重,身为长子,其家族使命感与责任感似乎与生俱来。
跟弟弟相比,他的投资理念与李嘉诚如出一辙,大举投资欧洲,尤其是英国。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李嘉诚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长子李泽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