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共享产权房主多交了18年物业费!涉及管理公司和房东,维权为啥这么难?

0
7

住在公寓里的朋友,都要定期交物业费的习惯,但你知道吗?英国有人因为物业费算错,竟然多交了整整18年?

GM就是这种情况,他本来以为自己只买了一间一居室的小房子,结果一直按两居室的标准来交的物业费,18年下来,多交了差不多8,000英镑。

想想都无语……

事情要从2006年说起,GM买下了一套共享产权的一居室公寓,当时他买的是40%的产权,其余的由开发商和住房协会L&Q持有。

自那以后,他就一直住在里面,每个月乖乖交物业费。

直到去年6月,GM出于好奇问了L&Q一个问题:

为什么他交的物业费和隔壁的两居室邻居一样?

结果L&Q一查,才发现原来系统里把他的房子登记成了两居室,而不是一居室!

这一刻,他才猛然意识——原来自己这18年可能都在被“宰”。

经过无数次电话沟通,L&Q终于派人上门确认,没错,GM的房子确实只有一居室,系统也及时更新了。

L&Q也承认,这笔物业费一直算错了,这完全是房产开发商在起草租赁合同时搞错了。

算下来,GM一直多交了大约25%的费用,加起来差不多8,000英镑。

按照合同条款,任何多交的费用本应该返还给租户,但L&Q一开始竟然拿“买房要谨慎”这种理由拒绝退款。

背后的原因也很复杂:

其实这栋楼是由另一家公司拥有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制定物业费,并确保每套房收对金额。管理公司把费用报给L&Q,L&Q再向租户收取。虽然L&Q对GM的情况表示同情,还说会“努力推动”管理公司尽快退款,但并没有明确承诺要把全部的钱还给他。

经过一番交涉,L&Q终于拿出解决方案:

先立即返还5,257英镑,这几乎是欠款的大部分,剩下的钱要等他们查清两套年度账目之后再补上,承诺最晚12月之前补齐。

如果连利息一起算下来,GM最终能拿回全额退款。

GM最终接受了这个方案。

这个故事暴露了共享产权房的弊端。房子没全权属于你,费用的计算和管理完全依赖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出现问题想追回钱,还得拼命沟通。

跟随房产君,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多交物业费能不能追回”?

这种情况属于Service charge overpayment,根据英国法律,如果你交多了物业费,原则上你有权要求退款。

关键点在于你的租赁合同里怎么写的。像GM的合同里明确写了“多交的钱要返还”,那就是合法有效的条款。

法律上还有相关规定:

《Landlord and Tenant Act 1985》规定,房东必须提供清晰的物业费账目,租户有权查阅账目,核实费用是否合理。

如果账目不清楚或多收费用,租户可以要求房东返还。

如果房东不配合,可以通过First-tier Tribunal (Property Chamber) 申请仲裁,法院会判定费用是否合理,并要求退还。

共享产权房本身是为了让普通购房者降低首付门槛,但也有不少潜在问题:

二,共享产权房常见的坑

1.物业费、维修费不透明

物业费通常由管理公司决定,有时收费方式复杂,容易出错。

维修基金(Reserve fund)可能会要求额外缴费,租户有时候事先并不了解。

2.产权限制

你只能卖出你拥有的份额,买家必须符合共享产权条件。

开发商或住房协会可能有优先购买权或者限制出售价格。

3.贷款和再融资困难

银行通常只按你持有的产权比例贷款,这限制了融资选择。

如果房价涨了,你不能像全产权房一样自由操作。

4.物业管理责任分散

房屋由开发商、住房协会和管理公司三方管理,责任分散,一旦出错,租户追责会很复杂。

就像GM的情况,要追钱必须多方沟通、查账、甚至借助媒体或法律。

5.升值受限

你持有的是部分产权,如果房价涨了,实际收益不如全产权房高。

卖出时可能还要按协议向住房协会分成。

6.合同条款复杂,容易被忽视

共享产权合同通常包含很多限制条款,比如维修责任、回购条款、租售比例等。

不仔细阅读,很容易吃亏。

ref:

https://www.telegraph.co.uk/money/consumer-affairs/ive-been-overpaying-service-charge-flat-for-18-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