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上不来, 英国决定举国之力拼了! 目标: 日测10万!首架接小留学生航班启程!

0
275

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英国的疫情情况。

截至2020年4月2日上午9点,英国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达到了33,718例,死亡病例达到了2,921。

病例数仍在不断攀升……

然而这两天,英国上下民众和媒体的关注点,都在一件事情上:

为什么英国的确诊率这么高?

为什么英国的检测能力一直上不来?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讲下这个问题。

【英国检测能力有多少?】

这一周以来,英国新冠的确诊率,一直很高。

每天检测7-8千人,确诊2-3千人,几天下来都是百分之三十几的确诊率。

4月1号更加,检测了9700多人,确诊4300多人。确诊率44%!
很多人就有疑问,
为什么,英国的确诊率, 这么高?
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英国的检测能力上不来。 
最早,英国的抗疫手段,是严防死守。有一个从高危地方回来的人出现症状,就检测一个,并检测周边他接触过的人。 
但是这样的策略下,英国卫生实验室里的检测能力,一直是有限的。 当时还在每天几百不到1000左右的。  
于是,这样的策略,一直持续到3月12号,那一天,英国有600人确诊。并且每天都在持续增加。 超过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英国政府认为,已经没有办法做细致的全面检测和控制。 所以只好做决定,因为检测能力跟不上,所以轻症患者,就不测了,出现轻微症状在家隔离就行。
 
 
从那会一直到现在,英国大多数轻症患者得不到检测,只有入院治疗的重症患者才能得到检测,这也就是确诊率高的原因。
那么,英国政府的检测能力,现在怎样了? 
英国政府原本承诺,在4月中旬之前实现每日检测2.5万人的目标。但是目前每天也最多就检测1.3万人。 
本周一,就检测了8630人…
直到这两天里,每天公布的新增检测人数,才超过了一万。  
 
如下图所示:英国每日检测疑似患者的人数
对比一下其他西方国家,我们可以看出英国在检测能力方面的不足:
美国刚开始检测能力也不行,后来因为工业基础好,一下弄出了各种高效的检测设备,现在已经检测了超过100万人。 
德国,算是欧洲国家里做的好的,现在一周可以检测近50万人。
这样一对比,英国现在一日检测一万人左右的检测速度,算是比较慢的。

【为什么英国的检测能力一直上不来?】

这个问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今天英国的发布会里,英国卫生大臣Matt Hancock提到了这个问题。

我们在他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做一些总结和补充。

1)检测设备不足,而背后的深层原因,是英国的检测工业不发达。 

做新冠的核酸检测需要经过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的过程。那也就需要一个专门的机器。
在新冠爆发之后,世界各国都在扩容自己的检测能力,都在订购这样的机器。 而英国的疫情因为爆发比较晚,所以,订货也相对慢了,交货也就要更晚了。
英国卫生大臣也说,英国没有一个完备的检测工业体系,没有大型的生产这类检测设备的公司。 所以尽管,英国的科学实验室科研能力世界一例,但是如果要扩充检测的容量上,扩充能力有限。 
对比一下德国,在疫情开始的时候,德国卫生部长可以一声令下,就让100个实验室随时待命,参与检测。因为世界上最大的检测设备公司之一的罗氏公司,给德国提供了检测设备。 
然而英国,却一时半会得不到这样的设备. 
自己不能大规模生产,而从其他国家进口又排在比较后的产能队上,别国自己也在订货,一时半会根本无法供应给英国。
但是话虽然这么说,这其实也不能作为借口。因为虽然英国政府定不到货,但是英国上下,能做PCR核酸检测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很多的大学,科学实验室等,都有这样自己的实验室设备。 虽然不能做大规模的集中监测,但是如果全部利用起来,也会是一股很大的检测力量。 
但是,之前英国公共卫生部门表示, 这个实际操作起来也还挺麻烦的。
无论是怎么调配,不同的样本发到哪里,不同采集拭子和检测设备的搭配等等。
安排这些东西都需要时间,所以现在只能在几家大的检测实验室里集中完成…

2)检测耗材不足

在疫情的早起,检测用哦的拭子和检测试剂都很缺。不过后来,英国解决了拭子的问题。但是检测试剂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做核酸检测,是需要Primer和DNA聚合酶的这种专用试剂。而这样的试剂只有一些专门的生物公司在生产。 而这样的很多公司,都在德国。而德国自己也需要很多,优先供应自己了。 

这就跟前面检测设备一样的问题,自己生产太少,而别国又暂时不卖给你。

目前供应这些试剂,是个全球的挑战。

3)私立检测机构,数量不够,英国政府也不用他们。 
如果说,因为设备不够,英国国家的检测能力上不来,那么私立的机构呢?
目前来看德国就做的很好,因为德国的医疗体系是靠医疗保险的,所以私立的各种医疗和实验室很多,很多轻症患者可以直接找各种私立机构做检测。
但是,英国用的是NHS这种国家免费医疗体系,所以私立机构相对较少。
同时,英国公共卫生部门嘴比较硬。坚持不去使用这些第三方的检测机构。 
 
一来是坚持自己扩容,觉得协调各方麻烦。  二来是担心这些第三方机构的检测准确度不够。 
所以,哪怕提前一两周,英国的很多大学实验室都表示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一直到这周,英国公共卫生部门一直都没有找他们要求帮忙检测。  
4)检测耗时长
英国目前选用的PCR核酸检测,如果要测的话,要先把样本取好,然后再专门用物流集中送到公共卫生部门专门的检测实验室去。再慢慢去跑结果。 一套流程下来最多需要2天的时间。  
但是也有很多国家的公司利用现代科技,开发了各种全自动而且高效率的检测方式。比如美国雅培那边就开发了快速便携的检测仪…
可如今这个情况,各个国家都紧张,就算研究出来了也先供给本国使用,不会卖给别的国家。而这种高科技的产品自己研发起来也比较费时,短时间内还真是搞不定。

5) 无法用快速抗体检测来代替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是现在英国主要考察的一个替代方案。

但是抗体检测也有局限性,我们之前说过了,这里简单回顾一下。

核酸检测,可以在发病的早期,甚至潜伏期里,就能得到确诊的结果。  缺点是流程复杂,耗时长。

抗体检测,过程简单,只要一滴血,20分钟之内就能出结果。但是因为检测的是抗体,一般都要等病好了或者病好几周后,当人体产生抗体了,才能通过抗体检测检测出结果。

但是因为抗体检测简单,所以可以上百万份的订购。

英国现在也从各个不同的公司买了1750万份各种抗体检测包。 

现在正在进行有效性的评估。

但是卫生大臣表示,第一批评估的效果并不好。

在一批评估测试中,4个确定感染的样本里,这种新买的检测包没有检出其中的3个。误检率75%。 

这说明,如果这种检测包投入使用的话,75%的人,都会给予错误的阴性结果。如果让这些人带着病毒回到岗位,将会是极大的风险。

允许一个误差极大的测试,将会带来极大的危险,作为卫生大臣,他不会批准这样的测试。

英国未来扩充检测能力的雄心计划

团结各方,竭力检测。 

举国之力,在英国本土建立完整检测工业体系!

从前面的分析里大家也看到了,英国检测能力上不来,既有政府主观的因素,也有外界客观的因素。

主观上,英国政府之前不愿意动用英国上写零散的检测实验室。 只用自己公共卫生部门的官方检测实验室。

客观上,检测器材不够,试剂不够。英国本国检测工业不发达,本国制造能力有限,同时想进口,现在这些设备和试剂全球被挤兑,各种短缺,也买不到。 

这几天,在媒体的连续炮轰下,

今天,英国政府终于推出计划,做出反应。 

今天的例行发布会里,英国卫生大臣表示:

为了提升英国的检测能力,未来英国将实施这五步计划: 

1)  对于英国公共卫生部门和医院本身的核酸检测能力,现在已经达成三月底每天1万的阶段目标。

按照之前定的下一步目标,是在4月底之前达成每天2万5。

未来,这些英国官方的检测能力,都将优先给需要的病人们,让每个病人,都能得到正确的诊治措施。

2) 英国将和商业合作伙伴跟其他第三方机构一起合作,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也就是要跟大学,研究机构,和第三方商业机构(比如亚马逊和Boots)一起合作。在英国,从头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实验室集群测试网络。 

现在,这个计划已经开始,并在飞速进展中。 从本周末开始,这个计划的检测能力将飞速提高。

初期,这个计划将完全提供给检测NHS的员工和他们的家人们。 这就可以让更多的,没有感染的NHS员工可以返回工作岗位。目前,已经有5000 NHS员工通过5个新的检测点,进行了检测。

我们还在寻找更多的商业伙伴加入,进一步扩大这个网络的检测能力。

在这样的计划下,今天英国的检测机构之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所长表示:

“今天,我们已经开始检测UCL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并计划在下周之前,把每天的检测人数提高到500人,检测范围也扩大到伦敦的其他医院。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达到每天检测2,000人的速度。”
很多较小的实验室也表示,他们愿意提供帮助 ,其中包括:
牛津大学的病理学院Sir William Dunn School of Pathology。该学院表示:“我们很乐意提供帮助。”
还有牛津郡阿宾登的非营利性生物实验室Systems Biology Laboratory。该实验室表示:我们已经掌握了当地事务,并且已经每周进行2次为牛津郡的14家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测。我们希望可以提高检测能力,每天进行800个检测。
3) 血液抗体检测

进一步的评估工作还在继续进行。

英国现在跟9家提供类似检测的公司进行洽谈,评估他们各自产品的检测能力。如果通过评估,就可以进一步订购。

如果这样的抗体检测能成,就可以迅速知道哪些人已经有了免疫的抗体,从而可以重回工作。

4)感染人口普查

英国正在进行全世界最大的一个感染新冠的人数的人口普查。

要用一个极高准确度的抗体测试,抽样去看英国各个地区的人口里,人群被感染的情况。

目前每周可以进行3500个这样的高精准抗体测试,对英国人口进行抽样调查。

从而可以从宏观方面,知道新冠在英国目前的总体传播情况。

从而为未来的重要决策做准备。

5) 整体建立英国的检测工业

卫生大臣表示,虽然英国现在有GSK之类大型的制药公司。但是这些制药公司在生产检测设备上的体量不足。 并没有在这方面下太大的功夫。

这也就造成了,现在英国国内无法大规模采购检测设备的情况。

于是,从现在开始,英国政府将主导,让英国这些制药行业的巨头,跟英国的一些规模比较小,但是在检测行业技术领先的检测行业小公司合作。 

一起开始建立英国的大规模检测工业。 

从而让英国可以在更大的规模上,制造检测设备和制剂。 

英国医药行业正在集中所有资源,接受这项挑战。

在一条一条宣布了上面所有的措施之后,卫生大臣宣布,可以在本月底,英国的新冠检测能力,将达到每天10万! 

可以说,上面提到的这几项措施,拳拳到肉。 

解决的都是英国在检测能力这个问题上,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 

官方的检测能力不够,就协调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检测实验室。 大家一起测。 你几百,我一千,这样数字加起来,也很大。 

没有器材,没有试剂,就自己组织大小公司重振工业检测工业自己造。 

英国政府说是这么说,最后能否做好。 就要看这个月下来的实际效果了。 

【英国每日疫情新闻发布会日常疫情汇报】

在今天的发布会里, 除了提到上面的这些措施外,卫生大臣还汇报了当日英国抗疫的一些进展:

在过去的一周里,英国的第一家临时医院,东伦敦南丁格尔医院,在9天内完成了建设。 

如今,英国军方还在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新建另外三所医院。

同时,在现在英国上下确诊的3.4万人里,目前需要住院医治的患者人数,为12949人。 

昨天一天,4500万份各种个人防护措施,已经被输送给英国上下的医疗机构。其中包括600万外科口罩。

今天,PHE还发布了更严格的个人防护标准,按照这个新的标准,英国将属于世界上防护标准级别最高的国家之一。

【英国上下,医院死亡人数统计】

根据昨天的英国死亡人数数据,媒体统计出了英格兰死亡人数最多的医院。

排名第一的是伦敦North West University Healthcare NHS Trust医院,截至昨天,共有113名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死亡。

第二名是St George’s University Hostials,截至昨天,共有64名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死亡。

如下图所示:英格兰各地区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最多的医院分布。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伦敦地区,这也跟伦敦人口较多,密度较大有关。

【过半民众认为Boris封城行动过晚】

对于英国的政策,民众们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Redfield&Wilton Strategies昨天对1500名民众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

有55%的民众认为,鲍里斯封城行动命令的下达为时已晚。

绝大多数的民众认为,政府在封锁期间,应该禁止所有进出英国的商业航班。

至于封城的时间该是多久,民众们产生了分歧,但有58%的人认为,至少持续到5月底。

对于鲍里斯处理这次疫情危机的做法,有超过50%的民众认为已经足够,但也有超过30%的民众认为,他做的不合格。

现在,有7%的民众认为自己患有新冠病毒。17%的民众认为自己感染过 现在痊愈了。

【来自祖国的温暖】

1.东航包机接小留学生回国

昨天我们说过的,外交部协调民航部门临时增加的接中国小留学生的航班,今天已经顺利出发! 

此次接小留学生回国的包机由东航执飞, 东航MU7072航班计划在伦敦时间4月2日16:50从伦敦希思罗机场起飞,预计4月3日上午10:00抵达济南。

共接回小留学生180多人。 将从济南入境开始接受隔离。

2.山东再发包机向英国留学生运送抗疫物资

北京时间4月2日中午12:03,山东省捐赠在英留学生物资搭乘包货航班于济南起飞。带着24吨物资,支援在英国的留学生。

据悉,此次包机抵达后,山东省捐赠的物资将全部到位。山东省捐赠的首批物资已经于3月28日抵达英国。

捐赠物资总计有:一次性医用口罩460万个、连花清瘟胶囊12万盒、电子体温计1万1千支、额温枪100支、“健康包”6万个、护目镜1万副、防控手册1000册……将由驻英使馆陆续分发。

捐赠物资总计有:一次性医用口罩460万个、连花清瘟胶囊12万盒、电子体温计1万1千支、额温枪100支、“健康包”6万个、护目镜1万副、防控手册1000册……将由驻英使馆陆续分发。

赛马节成为病毒传播“温床”

这一赛马盛事是在今年3月10日举行的,为期四天,当时的英国还没有进行“封城措施”,有超过25万人参加了这场盛会。

节日那几天,整个会场热闹非凡,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即便是最后一天的赛马节,还有约6.8万名狂欢者不顾新冠疫情形势,到Prestbury Park公园聚集狂欢。

这其中还包括很多名人,例如歌手Lily Allen、电视节目主持人Nick Knowles、演员Ben Miller、自行车赛冠军Victoria Pendleton、真人秀明星Georgia Toffolo等等……

当然也包括我们前文说的安德鲁,安妮公主,以及公主的女儿和女婿。

不幸的是,安德鲁在时隔两周后,确诊患上新冠肺炎,但他也绝不是个例。

据英国媒体报道,在当时参加了切尔滕纳姆赛马节的名人中,喜剧演员Lee Mack近日也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

来自西布罗姆维奇足球俱乐部的球员Charlie Austin也不幸中了招……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已经有数百位当时参加了切尔滕纳姆赛马节的观众接连宣称自己出现了疑似新冠的症状。

而且,有人担心,由于赛马节上人山人海,很多参加了此项赛事的人可能早就感染了病毒,但由于“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他们自己都浑然不知。

如今回过头去看,距离切尔滕纳姆赛马节结束刚好过去了两周多时间,正好符合新冠病毒的潜伏期时长,由此推断,那场“万人空巷”的赛马节,极有可能成为了新冠病毒传播的“温床”。

由此可见,从普通民众,到达官显贵,再到皇亲国戚,新冠病毒真的从来不挑人……

所以,非常时期,我们还是要尽量待在家里,保护好自己!

【实验室将协助政府进行检测】

昨天,我们刚说完英国检测的问题,在昨晚的疫情例行发布会上,商务大臣阿洛克·夏尔马(Alok Sharma)就遭到了媒体的“围攻”,大家纷纷质问,为何英国在新冠病毒检测方面一直落后于其它国家。

面对这个问题,阿洛克表示,提高检测能力绝对是英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但他没有详细说明究竟何时会增加每日的检测数量。

由于政府含糊其辞的回答,一些媒体甚至发出“夺命三连”,质疑政府没能进行正面回应。

“没回应NHS的工作人员何时能够得到病毒检测!”

“没回应何时会对民众进行大规模检测!”

“没回应是否有结束封锁隔离的计划!”

不过,面对这些犀利的问题,一些媒体也猜测,未来政府可能会尝试引入私营机构和大学来协助进行病毒检测。

而今天,Francis Crick Institute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保罗·纳斯爵士(Sir Paul Nurse)就表示,该研究所的实验室已为此做好了准备。

实验室已经进行了重新设计,以便能在下周之前达到日均500次的检测量,而且未来还将检测数量增至每天2,000次。

保罗·纳斯爵士说道:“我们希望能把这项研究推广到其他研究机构,这样每个人都能有所贡献。这就好比敦刻尔克大撤退——政府负责部署大型船只,而我们就是那许多小船,而小船也是可以做出贡献的。”

另外,该实验室还称,它们的病毒检测可以在不到24小时内完成,这将有助于让NHS的工作人员尽快回到前线。

【烟草公司参与制作疫苗】

关于疫苗,我们最近也已经报道了很多。

什么RNA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以及最近被科学家盯上的卡介苗,我们都有介绍过。

但近日有一家公司却表示,他们可以利用一种烟草植物研发出疫苗来!

这个另辟蹊径的公司就是总部位于伦敦的英美烟草公司(BAT),Benson & Hedges和Lucky Strike牌香烟就是他家制造的。

而今天说的这款疫苗就是由BAT旗下子公司肯塔基生物技术公司(KBP)研发的。

据说,这也不是KBP首次参与抗击疫情,在2014年埃博拉病毒流行期间,该组织就帮助研发了一种抗病毒的有效药物ZMapp。

而在这次疫苗的开发过程中,KBP的研究人员利用了所谓的植物源疫苗技术。

研究人员通过克隆部分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将开发出一种潜在的抗原。

然后,他们会将抗原植入到一种烟草植物中,利用烟草植物的活组织结构,帮助抗原进行生长和繁殖。

一旦抗原繁殖到一定阶段,再利用传统方法提纯,就可以生产出疫苗。

目前,该公司的疫苗已经研发成功,正在进行动物性实验。

那么,这种疫苗有何特别之处呢?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与传统方法相比,植物源疫苗(Plant derived vaccines)的确存在一定的优势。

  • 首先,在制备时间方面,传统疫苗的抗原是在细菌细胞或酵母培养物中繁殖的,可能需要数月才能培养到足够的数量,储藏条件高,需要冷藏,但以植物源疫苗只需要几周时间就能繁殖到一定规模,并能在室温下存活;
  • 其次,在安全性方面,制备传统疫苗的材料很有可能因储藏不当、操作不当等原因被污染,成为新的致病原,但以植物源疫苗,被污染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优势使得植物源疫苗的生产成本更低,也更加安全。

不过,虽然优势很多,但WHO也友情提示,由于各家技术参差不齐,在这种疫苗大规模生产前,必须建立一定的监管机制,而且也要确保公众能够接受新技术。

总之一句话,技术虽好,但也要确保安全可靠。

而且,根据WHO的规定,烟草公司是被禁止与政府进行交易的。

对于这种情况,BAT表示,他们已经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以及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进行了接洽,并计划与WHO尽快联系,能够展开人体测试。

如果测试顺利,并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他们将从6月开始每周生产100万至300万剂疫苗,并且以成本价出售给政府。

不过,也有人给BAT的自信泼了冷水。

伦敦圣乔治大学的病毒学专家Julian Ma教授表示:

“KBP距离成功制造疫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重要的是,他们的疫苗是否安全,在诱导人体产生抗体方面是否有效,这些都还有待确定。”

但Julian Ma教授也认同这种疫苗的优势,并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疫苗生产速度快,可扩展性强,更加便宜。

这意味着很多中低收入的人群也可以负担得起,这对一种正在全世界蔓延的疾病来说很重要。

因为,制造一种只有富人用得起的疫苗,并不能减少病毒传播。”

其他疫情信息】

1、超过1/4的英国公司准备裁员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英国经济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超过四分之一的英国公司准备在短期内裁员。

ONS表示:“超过四分之一(27%)的受访企业表示,它们将在短期内裁员,只有5%的企业表示将在短期内招聘员工。”

2、英国戴口罩的风向变了?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在疫情爆发初期,欧洲很多国家的人都非常抗拒戴口罩。

他们认为,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而自己没有生病,为何需要戴口罩,戴了脸上反而平白无故多了一样东西,感觉并不好受。

话虽如此,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新冠病毒具有1-14天的潜伏期,最长的潜伏期甚至能达到24天,而且,还有一些无症感染者和轻症感染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新冠。

如果这些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外出或与他人接触,就很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虽然,英国政府此前也不鼓励民众戴口罩,但最近对口罩的态度似乎悄悄转变了……

这两天,总能看到英国媒体提到关于口罩的话题。

远在大洋彼岸的盟友美国也开始考虑建议民众戴口罩。

今天,各大媒体也相继发文章表示,世卫组织的研究可能促使人们转变对口罩的看法。

官媒BBC也称,世卫组织研究人员认为,咳嗽造成的飞沫传播可以达到6米,打喷嚏则可以达到8米,而飞沫是病毒传播途径的一种。

不过,英国政府暂未官宣全民戴口罩,一些人猜测可能是担心医疗资源挤兑。

而且,由于资源短缺,英国的各项医疗物资在这段时间都开始疯狂涨价,手套上涨了30%,防护服上涨了160%,口罩价格上涨了1000%。

下次,在看到有英国人没有戴口罩,也许不是对方不愿意戴,而很可能是买不到了~

3、著名喜剧演员死于新冠

据媒体报道,英国78岁的喜剧演员Eddie Large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Eddie Large曾在电视荧幕中大放异彩,代表作品包括《 机会来敲门》、《大小双戏》等。

然而,不幸的是,Eddie Large晚年一直疾病缠身,而且此前还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并在医院感染了病毒。

对于Eddie Large的去世,他的众多好友都表示了哀悼。

但由于疫情影响,直到Eddie Large去世,他的家人不都能送他最后一程,实在让人唏嘘。

也希望这样的悲剧越来越少,我们共同度过这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