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房产君,看看今天有哪些大事小情发生:
- 英国新增每日确诊人数高达21.8万,再创新高!鲍里斯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现有情况来看,不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更不需要封城;1月10日开始,每天对食品加工和运输领域的10万关键员工每天检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确诊和住院人数将会继续上升。
- 最新住院数据显示:重症监护病房的新冠患者人数是12个月前峰值水平的一半。医院中只有5%的新冠患者使用呼吸机,而在去年1月峰值的时候,这一比例为11%。
- 为了控制疫情传播,中国香港宣布1月8日起,暂停来自英国等国的航班。
- 工党党魁Keir Starmer爵士新冠病毒检测第二次呈阳性。
- 西伦敦地产公司Finlay Brewer在2021年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售出了110套房产,并创下了6项当地房价纪录。
【鲍里斯召开新闻发布会】
昨天,英国新增确诊人数达到了218,724人,较上周同一时间上涨27%,创下了新高!
昨天,鲍里斯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如下:
否认了出台更多限制的可能性,警告人们做好迎接未来几周暴风雨的准备,但坚称英国能够“安然度过”Omicron的疫情危机。
具体如下:
鲍里斯表示:
现在是一个极度谨慎的时刻,任何认为疫情已经结束的人都大错特错。
尽管病例大幅增加,但人们中存在“相当大的”免疫力水平。这意味着有机会安然度过Omicron的疫情浪潮,不用再封城。
未来几周,将充满挑战。
一些服务行业将因为缺少员工而中断。
从下周开始,食品加工和运输等部门的重要工作人员将可以每日进行新冠检测。
我们将将与受影响地区合作,开展后勤工作。政府已经确定了10万名需要每天进行检测的关键员工。
同时,英国NHS将进入“战时状态”,但,建议英国目前的B计划限制仍将继续存在。
从目前来看,重症监护病床上90%的新冠病人没有接种疫苗,敦促大家尽快接种。
接下来,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爵士表示:
在过去几周,病例大幅增加。国家统计局上周的数据显示,英格兰每25人中就有一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总数约为200万人。预计这一数字将会上升。
同时,住院人数仍在上升。年轻人的比例似乎趋于平稳,但老年人的比例似乎仍在上升。
在随后的提问中,有一名记者询问道:
英国进一步限制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额外限制的门槛是什么?
鲍里斯表示:
这取决于Omicron疫情在南非发展的情况。从目前来看,这波疫情可以顺利度过,不需要新的限制。但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克里斯·惠蒂表示:
重症监护病房的压力可能会低于之前的疫情压力,但急诊科仍面临很多压力。住院率、员工缺位以及检测基础设施的情况,将是未来几周的关键指标。
【重症新冠患者数量是去年峰值的一半】
最新住院数据显示:
重症监护病房的新冠患者人数是12个月前峰值水平的一半。医院中只有5%的新冠患者使用呼吸机,而在去年1月峰值的时候,这一比例为11%。
尽管Omicron进入英国以来,确诊人数再创新高,但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数量一直保持不变。其中,在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有61%没有接种疫苗。鲍里斯曾指出:
Omicron比以前的变种更温和,让患者住院的时间更短,症状更轻,死亡率也更低。未来几周,将是NHS的艰难时期,但我有信心,我们能度过难关。
克里斯·惠蒂教授也强调:
加强针的注射有效保护了大家。但随着病毒向年龄更大、更脆弱的人群传播,未来几周,死亡人数可能会继续增加。
在伦敦,年轻人的感染数量有所下降,但老年人的感染率在上升,这些人更有可能住院治疗。过去两周,英格兰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数量翻了一番,目前有15,055名患者正在接受治疗。但只有797人使用呼吸机,这比两个月前要少得多。在去年目前,伦敦1月的高峰期,医院里有34,336名病人,其中3,736人在重症监护室。与4月份相比,在医院接受重症治疗的患者也大幅度下降。目前,伦敦的住院人数已经趋于稳定。
【香港暂停英国航班】
为了控制疫情传播,中国香港宣布1月8日起,暂停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宾的航班。
除了限制航班之外,还有对餐饮等服务行业的限制。
据悉,这些措施将至少持续2周,减少输入性病例。
【工党党魁再度感染新冠】
工党党魁Keir Starmer爵士新冠病毒检测第二次呈阳性,目前正在隔离。
他的副手Angela Rayner将会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代替他履行职责。
Starmer爵士上一次感染新冠是在去年10月。如果加上身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他已经隔离了6次。
据悉,此次感染,他没有任何症状,是在常规检测中发现的。
【西伦敦地产公司创纪录】
西伦敦地产公司Finlay Brewer在2021年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售出了110套房产,并创下了6项当地房价纪录。
一年完成了1.68亿英镑的房产交易!
对此,公司的负责人Finlay Brewer表示:
2021年是公司自30年前成立以来最成功的一年,尽管第一季度实施了封锁,但却并没有影响地产市场的繁荣。
该公司的成功也从侧面见证了2021年房地产市场的极度繁荣。2022年,房价也会稳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