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政坛最热的话题之一,莫过于工党政府正在酝酿的“豪宅税”(Mansion Tax)提案。
按照目前流出的预算消息,财政大臣瑞秋·里夫斯(Rachel Reeves)正在考虑对价值超过200万英镑的住宅征收每年1%的年度税。
这意味着,一栋价值250万英镑的房产,每年需要额外支付约5,000英镑的税;
如果是300万英镑的房子,则每年要缴纳1万英镑左右。
乍一看,这个数字似乎不算惊人——毕竟能买得起千万人民币级别的房子,交点税好像“理所当然”。
但事情的复杂之处在于,这项税收的负担并不平均分布在全国,而是近乎集中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
1.豪宅税集中在伦敦及周边地区
根据Savills的测算,英国价值200万英镑以上的房产中,62%在伦敦、18%在英格兰东南部。也就是说,如果豪宅税实施,每五套被征税的房子,有四套在伦敦及其周边。
过去十年,伦敦高端房产市场已先后经历印花税上调、海外买家附加税等多重冲击;现在再叠加一项年度持有税,许多人都担心会在短期内影响伦敦的豪宅市场交易。
2.被时代推上“豪宅榜”的中高产
许多受影响的业主并不是所谓的“超级富豪”,而是被时代推上“豪宅榜”的普通中高产。
像北伦敦的Hampstead Garden Suburb,三十年前房价不过二十多万英镑,如今动辄两三百万。
这些老居民往往“有房无现金流”,靠养老金生活。
对他们来说,每年几千英镑的新增税负是实实在在的压力。
3.税收改革的必经之路
从宏观层面看,“豪宅税”也有它的合理性:
英国的税制一直偏重“交易税”(印花税),而忽视了“持有税”;
让资产更多的人多缴一点,有助于社会再分配,改善公共财政。
而且,类似的房产持有税在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普遍存在:
-
美国:各州普遍征收房产税,年税率通常在1%上下;
-
法国:有财富税,包括房产;
-
瑞士:按资产净值征税,房产是重要部分;
-
加拿大:温哥华等地还对空置豪宅征收“空置税”。
相比之下,英国过去一直依赖印花税(交易税),而缺乏稳定的持有环节税收。因此,豪宅税某种意义上是英国税制现代化的一步。
4.高端市场正在“自我修复”
然而,与政策阴影并行的,是市场自身的适应与进化。
根据英国高端项目咨询机构RedBook发布的《2025–26 豪宅项目指数》,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的豪宅市场在经历几年剧烈波动后,正在趋于稳定。
-
建筑成本在过去一年几乎持平(仅上涨约3%),
-
专业设计与顾问费用下降了10%,
-
项目整体更理性、更“本土化”。
报告显示,英国本土客户数量激增52%,首次超过一半以上的豪宅项目客户来自英国,而非外国投资者。
RedBook的CEOTom Adams指出:“市场正在成熟——客户更注重质量、工艺与长远价值,而非一味追求浮华。”
5.“轻奢”崛起:从炫耀到传承
RedBook 的数据还显示,约82%的豪宅项目属于翻新或改造,而非新建。
豪宅买家不再追求“金光闪闪”的超高规格,而是偏好自然材质、舒适比例和工艺细节。
这种“低调的奢华”正是英国本土客户的审美体现。
他们更看重居住体验、能效和可持续性,而不是浮夸的“身份符号”。
换句话说,伦敦的豪宅市场正在从“投机时代”迈入“英伦体验时代”。
6.展望:短期或有波动,长期依旧坚挺
RedBook 预计,未来一年建筑成本将小幅上升2–3%,但总体市场“谨慎乐观”。
随着英镑稳定、政治局势明朗,美国与中东买家的兴趣预计将回升。
从投资逻辑看,伦敦豪宅依旧是全球资本的避风港:
-
法律体系稳定、教育资源优质、国际流动性强;
-
即便加税,持有伦敦核心地段资产仍被视为保值手段。
对真正的高净值人群来说,每年1%的税率并非致命成本,反而可能进一步强化“优质资产”的稀缺性。
短期内市场或会降温,但从长期看,伦敦的房产——尤其是地段好、品质高的豪宅——依然会是全球财富配置的香饽饽。
房产圈的结尾提示:
短期内,税负增加确实会带来不适,但从更高的维度看,这正推动市场回归理性、追求质量与长期价值。
伦敦的豪宅市场或许不再高歌猛进,但它正在以一种更成熟、更稳健的方式重生。
ref:
https://www.telegraph.co.uk/money/tax/news/area-where-labour-mansion-tax-will-hit-hardest/
https://primeresi.com/charted-how-luxury-property-project-costs-trends-have-shifted-in-the-last-ye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