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的偶像丘吉尔曾住过的公寓出租!猜猜一年多少钱?

0
916

近日,英国伦敦Mayfair区的一套单身公寓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套公寓每年的租金高达7.4万英镑。

之所以这么贵,除了伦敦Mayfair的顶级地段之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国大名鼎鼎的丘吉尔首相曾经住在这里。

不久前,新任英国首相鲍里斯就曾公开表示,自己的偶像是丘吉尔。

那么,丘吉尔到底是何许人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传奇一生吧~

一、出身名门

丘吉尔原名叫做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出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的布伦海姆宫中。

他的祖上因在“光荣革命”中支持威廉三世且又屡立军功,于1702年被安妮女王封为马尔巴罗公爵(Duke of Malborough)。

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Lord Randolph Churchill)是英国保守党“樱草会”(保守党中的一个派系,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创办人,曾担任过财政大臣的要职。

其母亲珍妮·杰罗姆是美国百万富翁、《纽约时报》股东伦纳德·杰罗姆的女儿。

虽然出身名门,但是少年时代的丘吉尔很少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他的父母都忙于政绩和交际。

1881年,7岁的丘吉尔被送入一个贵族子弟学校读书,那时候他是学校中最顽皮、最贪吃、成绩最差的学生之一,因此经常遭到老师的体罚,后来不得不转学到另一所学校。

1888年,丘吉尔进入名校哈罗公学就读,虽然学习成绩不佳,但这段求学经历却丰富了他的综合素质,当他毕业的时候,他的父亲又将他送到了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与西点军校等并称为世界四大军校)学习骑兵专业。

1895年,政坛上不得志的父亲早逝,丘吉尔也恰好从军校毕业,他被分配到第四骠骑兵团任中尉。

随后的从军生涯,丘吉尔经历了数次战火的洗礼,他甚至还曾被俘虏并独自越狱成功过。

在战场上,他开启了记者生涯,并爱上了写作,持续不断地写作为他将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坎坷从政

1900年10月,代表英国保守党参选的丘吉尔顺利当选议员,从此开始了他长达61年的政治生涯。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前期并非一帆风顺。

因为不满保守党的一些政策,丘吉尔一直以“独立的保守党人”自称,并最终于1905年被保守党取消了党员资格。随后,他宣布加入自由党。

1906年自由党上台后,丘吉尔先后被任命为殖民地事务部次官、商务大臣、海军大臣、内政大臣等,就在他以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将一步步攀升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1915年1月,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批准了英国海军攻占达达尼尔海峡的计划,但最后海军失利,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使得英国在战事之初的优势丧失,丘吉尔随后沦为保守党猛烈攻击的对象。

5月份,丘吉尔海军大臣的职务被免除,首相派他出任内阁中地位最低的不管部大臣(政府中不专管某一部事务的部长级官员)。

被排挤在政治核心圈之外的丘吉尔决定辞职,赶赴法国前线亲自参加战争。

一战后,丘吉尔重回政坛,在自由党历经了几次大选,但均以惨败结束。

 

于是,丘吉尔决定疏远自由党,转而又投回了保守党的怀抱。

1924年,工党政府倒台,丘吉尔代表保守党参选以高票当选,并被任命为财政大臣。

然而,因为对英国工人阶级罢工游行采取强硬态度,丘吉尔在民间的支持率并不高,后来他又度过了一段不短的“在野岁月”,而在此期间,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写作。

三、战时首相

一战过后,英国的政界和民间都迷漫着和平主义的气氛,大部分人都主张裁军。

相反,丘吉尔是议会中极少数反对裁军,并警告德国正在撕毁《凡尔赛条约》的人。

丘吉尔数次警告,希特勒的法西斯独裁将给欧洲带来灾难,如果不立即阻止甚至可能会导致文明的毁灭,他屡次督促英国应当重整军备,并鼓励盟友法国加强军事势力。

然而,当时鲜有人听取他的意见,直到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战争爆发后的数小时后,时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迅疾召见丘吉尔,邀请他加入战时内阁,丘吉尔被重新任命为海军大臣。

然而,彼时英法两国迫于利益问题,对德国采取的是“绥靖政策”:即宣而不战。

英法这种姑息养奸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帮助加速了纳粹德国侵略的脚步。

二战爆发27天后,波兰全面沦陷。

随后,纳粹德国势如破竹,1天拿下丹麦、23天攻陷挪威、5天搞定荷兰、18天收服比利时……

在人们被迅猛凌厉的德国“闪电战”震惊地无以复加时,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却躲在全长390公里的马奇诺防线背后,洋洋得意地以为希特勒根本不可能突破固若金汤的防线。

但天性烂漫的法国人没想到,德国人居然在1940年5月越过防线左翼,从后方进抵马奇诺,迫使驻守在此的40万英法联军,不得不紧急撤退到敦刻尔克。

这段历史在2017年被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成电影《敦刻尔克》,电影通过海陆空三个维度,全面展示了英法联军被德军包围在敦刻尔克时,仓惶撤退的情形。

迫于工党的压力,时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向国王提出辞呈,并建议由丘吉尔组阁。时年66岁的丘吉尔,其实是被张伯伦丢出去当靶子的。

他既想借此堵住工党的嘴,又想继续执行自己的“绥靖政策”,希望跟希特勒进行和平谈判。然而,在媒体上和希特勒已经正面“硬钢”过的丘吉尔却并不甘心做一个傀儡。

丘吉尔首先邀请工党加入他的内阁并获得了支持,他拒绝出席吵着要和谈的内阁会议,连上议院都懒得去,而是直接去更能代表英国普通老百姓心声的下议院,询问他们对纳粹德国的态度。

他的眼里只有永不妥协的伦敦市民和坚决不同意和谈的下议院代表们,这些底层民众极大地鼓舞了丘吉尔抗争到底的信念和决心。

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议院会议,发表了这段著名的讲话:

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下议院最终以381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表明了对丘吉尔政府的支持。

随后,丘吉尔便下令撤出在法的英军,执行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在短短的8天中,被围困在敦刻尔克周围一小块地区的盟军奇迹般地撤出33万多人,这为之后的战争保留了珍贵的火种。

假如这几十万军队真的被德军歼灭,难以想象,二战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之后丘吉尔就发表了这段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讲话: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1940年9月7日到11月3日,德军以每晚平均200架飞机的数量连续57天对伦敦进行大轰炸,仅头两天就造成800多人死亡。

这期间丘吉尔几乎每周都亲自到被炸现场视察。虽然丘吉尔不止一次地在被炸毁的房屋现场流下热泪,但是他依然以钢铁般的意志继续带领着英国人民战斗。

在二战期间,丘吉尔最大限度地争取到了美国的物资支持,帮助英国挺过战争难关。

当德国向苏联宣战时,丘吉尔又放下个人的政治成见,主动提出与苏联结盟。

直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发生,原本处于中立的美国被迫参战。丘吉尔相信,胜利已经不可扭转。

四、战后封神

1945年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次日丘吉尔向英国人民宣告,英国已经赢得了对德战争的胜利。战争结束后,战时内阁也必须解散,丘吉尔随即辞职。

1951年的大选中,保守党重夺政权,丘吉尔又再度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55年4月5日,丘吉尔因健康原因而辞职。

1953年,伊丽莎白二世即位后,曾授予丘吉尔最高荣誉嘉德勋章(英国荣誉制度最高的一级),并有意封丘吉尔为伦敦公爵以表彰其为英国所做出的贡献,但最终丘吉尔接受了其子伦道夫的建议,拒绝了伦敦公爵的封号。

1953年12月10日,丘吉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这样写道:“因为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以及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类价值的光辉演说。”

1959年11月,丘吉尔继承了英国“下议院之父”的称号,以突显他在下议院服务时间最长的资历。

1960年,剑桥大学设立丘吉尔学院,以纪念丘吉尔。

1963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授予丘吉尔美国荣誉公民称号,丘吉尔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士。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风去世。英国政府为丘吉尔举行了国葬。他的灵柩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停放,供民众吊唁。

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对于丘吉尔,《星期日泰晤士报》这样评论道:

今天,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我们的坚强领袖。不仅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

而谁也无法料到,在20多岁时,他还只是租住在Mayfair一套单身公寓里不得志的年轻政客,但在经历过动荡后,他会在政坛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据悉,丘吉尔的单身公寓从堂兄马尔伯勒第九公爵查尔斯·斯宾塞-丘吉尔(Charles Spencer-Churchill)那里租来的。

这套公寓位于伦敦市中心的Mayfair区,有很多顶级富豪聚集在这里。

这所公寓总面积为98平米。

公寓的客厅里铺设有时髦的地毯,并配有豪华的座椅和一座大理石壁炉,采光极佳。

在客厅的角落,放置着一张不大却温馨的餐桌,墙壁上的画也是简约风格。

主卧套间中有定制的镜面衣柜,还带有一间带淋浴和浴缸的浴室。

除了主卧,公寓里还有一间双人客房,布置的简洁又明亮。

如今,这套公寓配备了非常现代化的厨房用具,以奶白色为主基调,强调整个家庭的干净美学。

自从丘吉尔在这所房子里住过之后,这间公寓下面就开了一家雪茄店,出售一些与丘吉尔有关的纪念品。

这位卓越的政治家正是在这座公寓里写下了他那封著名的辞职信,从保守党转向了自由党,从此开启了自己灿烂辉煌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