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东南部布罗姆利(Bromley)行政区,有一个曾经不起眼,但如今却独具特色的社区——彭格(Penge)。
在铁路到来之前,彭格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居民很少。比起它著名的邻居水晶宫(Crystal Palace)逊色不少。但如今,这里却成了伦敦街头艺术的摇篮。
这种转变在社区的角落随处可见。例如,一面维多利亚时代红砖半独立屋的侧墙上,如今赫然呈现一位身披蓬松毛巾的女神,她刚洗完澡,正慵懒地倚靠着,在活泼的几何图形背景前阅读杂志。
这幅高达30英尺的壁画,是著名街头艺术家Sophi Odling和Ansley Randall的世界首创独家合作,堪称令人惊叹的街头艺术作品。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幅覆盖三层楼高、包括两个烟囱的巨型壁画,其创作请求正是来自住在后面两套公寓里的业主们。他们当时并不知道会得到什么作品,也不知道谁来画,但还是主动提出了请求。
如果说让艺术家在自家外墙上自由创作听起来有些冒险,但在伦敦东南部这一隅天地,这已变得如此普遍,几乎不会让人感到惊讶。
在彭格,如今遍布小镇建筑、墙壁、商铺卷帘门和大门上的合法街头艺术作品已达298幅,其中超过四分之一位于私人住宅上。漫步街头,在一个街角,你会遇见一位笑容灿烂的当地邮差和一只知更鸟;在下一个街角,则可能邂逅一位日本艺伎。
在主街(High Street)旁一处废弃的多层停车场内,还有另外211幅作品。该停车场最近在其屋顶上揭幕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作品,长达35米:由萨尔瓦多艺术家Abraham.O耗时七天创作的两只巨大的眼睛,消耗了350升颜料。只有在87米高的地方观看,才能完整地领略这幅巨作的全貌。
这一引人注目的街头艺术项目,源于近十年前由招聘顾问兼街头艺术摄影师Steve Smith发起的“London Calling Blog”的创意。所有作品完全免费创作,并遵循一条核心规则:受邀的艺术家们(迄今为止约400位,其中越来越多是世界知名的)可以自行决定画什么,无需事先预告业主(但作品必须是无冒犯性且非政治性的)。
回想当初,有一些居民也曾对这些吸睛的作品嗤之以鼻,认为它们仅仅只是涂鸦,并非艺术。但在今天,彭格对艺术的接受度在不断扩宽,这些层出不穷的作品渐渐改变了当地风貌,并与精品咖啡店、面包店和独立唱片店的出现同步发展,共生共荣。
尽管,艺术审美的差异客观存在,作品的价值取决于观者的眼光,但对于那些能欣赏这类艺术的人来说,彭格已成为一个宝藏之地。更重要的是,这种艺术活力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经济价值,尤其是体现在节节攀升的房价上。
房地产机构一致认为,街头艺术的繁荣显著提升了彭格这个曾经并不时髦区域的吸引力,甚至成为推高房价的重要动力。有业内人士甚至如是说道:一人眼中的“涂鸦”,在许多人眼中却是“黄金”——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蕴含着真金白银的经济价值。
房地产中介公司Propertyworld的联合所有人Dan Crowley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彭格可能已经处于上升趋势长达10年了。自从它变得受欢迎以来,价格出现了急剧上涨……这种势头可能已经超过了整个市场的普遍水平。”
他分析道,该地区房价曾经的“入门点”较低,加上伦敦地上铁(London Overground)开通让交通便利性大增,但街头艺术无疑帮助彭格在吸引力上比肩伦敦东部更时髦的社区。
“如果整体市场涨幅在5-6%,彭格的涨幅可能在8-9%,高出几个百分点,”Crowley说道,“一套10年前售价45万英镑的房子,如今能卖到65万英镑。”
在Rightmove上,当地四居室的联排别墅挂牌价常达85万英镑。Crowley补充道:“毫无疑问,现在有一批新的人群被艺术吸引而来,他们可能以前并不了解彭格……然后发现这里是一个非常宜人、令人兴奋、充满活力的居住地。任何让一个地区变得更有趣、更好玩的因素,总会创造更多需求……艺术场景确实吸引了更时尚、更年轻、更有活力的新居民群体。”
Crowley认为,拥有独特的街头艺术作品对于房产也“不是个坏主意”。虽然艺术品位可能“分化市场”,但他观察到这能增加房屋的可售性。“取决于艺术品本身和房子的匹配度,它无可否认地对某些特定买家更具吸引力,”他指出,“人们往往希望拥有能反映个性、值得展示的东西。”
除了艺术作品本身外,艺术发展推动的商业繁荣,也带动了当地房价的上涨。
25岁的Chloe Franklin是当地一家咖啡店的经理,他表示周六总是异常繁忙,许多顾客既是艺术爱好者也是潜在购房者。
当地商业地产顾问Mark Painter也证实了这一点:“很多新访客会先去房地产中介,然后中介常把他们推荐到我们这儿来。全国商业街平均空置率是10-15%,而去年High Street上只有一两家空置,艺术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在这股热潮推动下,当地居民们则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59岁的Kevin Walsh家古雅小屋的大门上,画着他心爱的斗牛梗Molly(由艺术家Irony创作)。他的母亲在1977年仅以1.2万英镑购入此屋,如今Walsh相信其价值已飙升至70万英镑。
“艺术确实推高了价格,”他肯定地说道,并指出现在社区吸引了愿意消费精品咖啡与点心的人群。
41岁的婴儿喂养专家Emily Rising家侧墙上的奇幻“雷鸟”壁画即将更新。尽管曾有邻居指责她“破坏房价”,但Rising坚信:“实际上,自八年前我搬来后,这一带的房价可能已上涨了约10万英镑。”
那幅著名的“毛巾女神”壁画所在的住宅,主人是35岁的数据科学家Nik Berry和56岁的平面设计师Nancy Pose。两人分别于三年前和一年前搬入,正是被彭格的艺术氛围所吸引。Nancy感觉她的房子在短短一年内已经升值。
而街对面83岁的退休外交官Roy Reeve,在此居住了50年,也对这幅作品赞赏有加:“我觉得这给社区带来了生机,提升了档次。彭格在过去几年里发展得非常迅速。”
可以说,独特的艺术氛围已经成为了彭格一张闪亮的名片,源源不断地吸引人来,并带来了生机、关注度和经济效益,从而带动了整体区域的升值,也让它登上了热门榜单。
ref: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2025/07/21/penge-london-where-street-art-is-pushing-up-house-pr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