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时间9月3日(周二)晚,在与反对派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中,首相鲍里斯终究败北,输掉了由反对派发起的“夺权”动议投票。
我们之前就分析过,为了达成各方利益诉求,反对党和保守党的一部分反叛议员共同组建了反鲍里斯联盟,想尽一切办法阻碍脱欧进程。
其中最强杀手锏就是通过快速立法,将强制延期脱欧写进法律,迫使首相遵守。

因此,要能够立法,反对派必须想尽办法接管未来议会的讨论进程, 这样才能把之前就准备好的法案提上议会日程,并且快速讨论,最终开始立法流程,而接管议会议程也需要进行投票并获取多数议员支持。
于是,几乎不出所料,在议会9月3日夏日休假结束后,他们就马不停蹄的发起了投票。
可以说,这是一场反对派蓄谋已久的政治斗争,尽管鲍里斯未雨绸缪,早就做了准备,但最终,首战交锋还是以反对派的胜利收尾,也让鲍里斯在脱欧进程中遭受了不小的挫折。

对此,英镑市场也立即做出反应,市场押注无协议脱欧风险降低,英镑汇率在前期的几轮下跌后迎来反弹升温。
兑美元汇率升至1.2178:

兑人民币汇率升至8.7:

那昨晚的投票过程有哪些看点呢?一起来看看
一、首战失利
本周二晚间,议员们结束夏季休会回到下议院,在保守党反对派和以工党为代表的反对党联手的情况下,保守党议员莱特温爵士(Sir Oliver Letwin)紧急提交申请,希望引用法案Standing Order 24(该条款允许议员就“应该紧急考虑的具体和重要事项”进行辩论),立即就是否从首相手中夺取英国脱欧进程控制权进行了投票。

尽管,为了一统军心,鲍里斯在投票前就警告过保守党反对派,如果联同工党领袖科尔宾,在各种相关的投票里投出反对当前政府的一票,以试图阻止脱欧的话,他们就会被开除出党,而且不得再代表保守党竞逐任何选举。
但显然,对于箭在弦上的反对派,这次警告收效甚微。
最终反对派重挫鲍里斯,以比分328票支持,301票反对,如愿以偿夺取了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议程的控制权,迈出阻止无协议脱欧至关重要一步。

鲍里斯昨晚的失利也意味着,反对派势必会步步紧逼,在今天就发起关于紧急立法的辩论和投票。
而且,由于女王已经同意鲍里斯暂停议会的请求,下周,英国议会就要一直休会至10月中旬。
因此,为了争取时间,议员们还可能会修改议会日程,从而允许议院在周五和周末举行会议,以争取通过加班,在有限的时间完成立法进程。

不过,目前反对派只是控制了议会进程,接下来的几天,反对派可以说完全不能懈怠,他们要完成的任务还有很多。
周三–周四:下议院将举行延期法案投票
延期法案需要先在下议院取得通过,如果成功地通过了下议院的支持,那么它将进入上议院程序。
周五—周日:上议院进行进一步的审查
届时,上议院又会成为这项法案的一只“拦路虎”,因为此前,有上议院议员们威胁要用冗长的议事程序来阻止该法案获得通过。
如果该法案未通过上议院审议,那么它将被彻底废除,反对派在10月中旬议会复会时将没有时间再次进行立法尝试。
在10月31日到来之际,如果政府与欧盟没有达成一项协议,那么鲍里斯将会履行自己的“要么做,要么死”的承诺,带领英国无协议脱欧。
如果上议院也通过,法案将交由女王批准,正式批准成为法律,这个法律也会成为束缚鲍里斯手脚的桎梏。
但目前来看,要完成最终的立法流程,时间相当紧迫,因为距离暂停议会的也仅仅只有四天。

不过,这场“内战首战”的结果对双方来说还是意义非凡。
对反对派而言,胜利后必将士气大振,让他们更有信心去完成反无协议脱欧立法。
与之相反,鲍里斯却不得不开始积极准备提前大选的相关事宜,只能争取在大选那一刻彻底击败反对派。
那么,之前鲍里斯又是战前总动员,又是紧急会见各保守党反对派议员,积极应对这场投票,为何还是出现首战失利呢?
答案就在保守党叛军的身上。
二、谁是叛军
在昨天的投票前,保守党议员菲利普·李(Philip Lee)站到自由民主党阵营,积极反对鲍里斯无协议脱欧。
而本来保守党的联合政府在议会里就只有一票的多数优势,随着这名议员的叛变,哪怕保守党上下团结一致,也再无优势。

李发布声明称:我得出的结论是, “我要阻止鲍里斯,因为保守党政府毫无原则,积极推动会给英国带来破坏性的无协议脱欧,肆意危害英国的完整。作为一名保守党议员,我不可能为我的选民和国家的最大利益服务,不是我离开了党,是党抛弃了我!”
随后,在投票环节,又有21位保守党成员发生了“叛变”,投下了反对票。

从最终流露出来的名单看,这次支持对手人中,不乏保守党资深议员和高级官员。
【菲利普·哈蒙德(Philip Hammond)】

菲利普·哈蒙德是特蕾莎·梅时期的财政大臣,他一直都是鲍里斯的坚定反对者,多次扬言要投票推翻现任政府,据说最近一直在协调反对派的行动,此前,还被质疑伙同内奸,通过泄露政府秘密文件来引起民众对无协议脱欧的恐慌。
但在保守党脱欧派的眼中,哈蒙德一直在夸大英国脱欧的经济风险,并试图在执掌英国财政部期间阻挠达成任何协议的计划。
【戴维•高克(David Gauke)】

戴维•高克是前任司法大臣,也是反对派的核心人物。
他公开反对无协议脱欧,认为对英国来说,无协议脱欧将是一个“重大错误”,他不会为了政治诉求,“串通一气”参与一些不利于人民的事情。而且,即便牺牲自己的职业生涯,冒着开除出党的危险,他也将继续反对无协议脱欧。
【多米尼克·格里夫(Dominic Grieve)】

格里夫是前任司法部长,他在脱欧一事上可以说是相当高调,曾三次反对特蕾莎·梅的脱欧协议,还强烈支持就英国在欧洲的未来举行另一场公投,并保留英国留在欧盟的选择。
【莱特温爵士(Sir Oliver Letwin)】

莱特温爵士是前内阁大臣,软脱欧派的代表,他认为公投结果必须得到尊重,同时与欧洲保持密切的经济联系。
今年4月份,在他的主谋下,反对派议员控制了议会议程,并提出一项跨党派法案,迫使首相特蕾莎•梅进行脱欧延期。
【罗里•斯图尔特(Rory Stewart)】

前国际发展大臣,曾和鲍里斯同台竞争首相,他表示无协议将导致多年的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还发推表示要投票反对鲍里斯。
对于保守党内部的这些行为,鲍里斯十分愤怒,认为议员们的行为将把英国脱欧谈判的“控制权”移交给欧盟,带来“更多的犹豫、更多的拖延和更多的困惑”。
所以在投票结束后,唐宁街就放出消息称,要将这21名议员开除出保守党,但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鲍里斯已经做好了提前大选的准备,在这个现任政府的“至暗时刻”,鲍里斯是打算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了。
三、至暗时刻
在外部形势本就严峻的情况下,保守党内部的分裂,可以说让鲍里斯腹背受敌。
但更让他头疼的,可能还是保守党已经在议会彻底丧失了多数席位数的优势。
目前,保守党在议会的席位变为309席(其中还包括已经“叛变”的21名保守党议员),支持保守党的北爱民主统一党(DUP)的席位为10席,两者的执政联盟总共加起来只有319席。
而其他反对党派则手握320席,这导致执政党目前在议会里连仅有的1票微弱优势也丧失了,执政党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还有11席属于不参与投票的北爱尔兰新芬党,议长等等。

如今议会议员席位数不占优势, 保守党内还有21名反叛者,今晚的法案投票极有可能会通过。
如果法案一旦得到通过,首相必须依法行事,也就是说鲍里斯必须要向欧盟申请延期脱欧至2020年1月31日,除非在10月19日-31日期间议会通过了无协议脱欧请求或者跟欧盟达成了新的脱欧协议。
之前我们也分析过,鲍里斯也坚称要不惜一切手段实现英国10月31日脱欧,让他“跪舔”欧盟申请延期,基本不可能。
那么,在不违法的情况下,想要实现这一承诺的最佳选项就是——提前举行大选。
四、大选之路
昨晚投票后,鲍里斯已经表态,“我不想举行选举,但如果议员们明天投票通过法案,迫使英国再次毫无意义地延迟脱欧,那么大选将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将由人民决定由谁代表英国前往布鲁塞尔与欧盟谈判。”
而且,鲍里斯还表示,今晚就会根据《固定任期国会法案》(Fixed Term Parliament Act)提交一项关于举行大选的动议。”

尽管提前大选就像一把“双刃剑”,很可能将胜利拱手送给对方,让科尔宾将从此“翻身农奴把歌唱”,走上人生的巅峰。
但机会往往与风险并存。
从保守党的“纯洁性”来看,如果延期法案通过,举行大选,届时,鲍里斯他必将强制清洗门户, “顺理成章”地建立一个真正支持自己的政府,重新夺回议会席位优势,这样就可以在大选后在议会立即废除延期法案,为脱欧扫清障碍。
从民意支持率来看,根据YouGov的最新民调显示,目前保守党以35%的支持率排第一位,领先工党10个百分点。

如果鲍里斯坚持举行大选,则可以站在受害人立场,将其渲染成“被阻止脱欧”的人逼出来的大选,将阻止脱欧的反对派视为“否决民主”的人,由于英国支持脱欧的人还是占多数,这一立场很可能博得一波“同情票”。
而且,举行大选的也代表着鲍里斯本身是反对脱欧延期的,一部分原来支持脱欧党的选民也有可能转而投奔保守党,与其等待在脱欧间摇摆不定的工党上台,不如支持保守党,至少鲍里斯一直立场坚定。

但是,对首相来说,召集选举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帆风顺的。
按照英国法律,首相必须在下议院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议员支持才能触发提前大选。
众所周知,这届执政党在下议院的多数席位优势已经丧失,所以要触发提前大选,将需要反对党派的支持。
那么工党这边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工党主席杰里米·科尔宾之前曾经表示,他将支持鲍里斯举行大选!

但前提条件是,除非今晚投票的法案获得通过,否则他的政党不会支持这项动议。而且,他要求鲍里斯必须立下誓言,在10月14日或15日举行投票。
为什么对这个日期也有明确规定呢?
这是因为大选的确切日期一般由首相确定,一旦日期确定,议会将在选举日之前的25个工作日关闭或解散。
一些反对派议员担心,一旦鲍里斯确保能解散议会,他可能会通知女王,将投票日期推迟到10月31日之后,英国很可能已经脱离欧盟。
届时,脱欧党存在的意义不大,大部分选票都会流入已经带领英国脱欧的保守党手中,而且鲍里斯完成了自己的承诺,在选举中,也会获得更多的支持。
不过,鲍里斯已经承诺不会在10月31日后大选。
那么,这次大选,有多数选民支持的鲍里斯一定稳操胜券吗?
似乎也不一定!
2017年,特蕾莎·梅就走到了同样的关卡…..

在她宣布将举行提前大选时,保守党的支持率高达44%,工党支持率仅为23%,一切看似都按照梅姨的预期进行…
按常理来说,大多数英国选民在大选期间的投票都是根据候选人的党派,而不是其个人品质或主张来进行投票选择的。所以,民调支持率一直被认为是提前大选前最有力的“大数据支持”。
然而,近在咫尺的“2017年惨案”却告诉你,支持率并不一定代表胜利!
仅仅两个月之后,大选结果却完全出人意料,保守党议员仅占据了42.4%的席位,工党这匹“黑马”出人意料地抢占了40%的席位(如下图所示)。
最终,执政党保守党因为未能在下议院取得过半议席,从而无法获得组建政府的权力。随后特蕾莎·梅被迫与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组建了联合政府。
那么鲍里斯会不会重蹈特蕾莎·梅的覆辙,暂时谁也不知道……

政治就是一场赌博,为了权力、名利、金钱抑或梦想,政客们就像“飞蛾扑火”般无法自拔。
如今,英国似乎又无限接近于提前大选,未来,究竟是鲍里斯一举挫败工党“一雪前耻”,还是科尔宾再创奇迹“故技重施”,让我们接着看下去……
而今天的议会进程已出,今天下午5点,议员们将对他们的脱欧延期法案进行第一次投票。可以预料的会将得到通过。
而今晚10点半,议员们将对鲍里斯提出的要求举行大选的动议提出投票。
而最新的情况表明,至今工党内部在是否支持这次大选的问题上,依然举棋不定,能否大选,就看今晚!

















